薪火相传 启航附校——2025年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新进教师入职培训举行

发布人:发布时间:2025-09-01动态浏览次数:209

   8月24日至25日,由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终身教育集团(学院)承办的2025年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行,复旦大学各附属学校170余名新进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班致辞与动员——寄语新教师成长

 复旦大学终身教育集团(学院)党总支书记宋永华致辞,介绍了终身教育集团(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本次培训的主要安排,寄语新进教师认真学习复旦大学的校史校情、育人传统和文化精神,为即将开启的教书育人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复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任赵昕作开班动员,主要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进教师培训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并寄语新进教师学思践悟,做复旦基础教育的好老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基础教育集团副主任朱晓超主持开班仪式。

  专家讲座:师德、融合与创新人才培养

  本次培训安排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法学院郭建教授做《师德与教书育人》主题报告,通过分享他心目中好老师的故事,刻画了新时代好老师的形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更是学习兴趣的点燃者。教育的使命在于启迪人生、传递价值观和培养人文精神。老师是学生求知路上的向导,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术热情,引导学生们掌握方法,并唤醒学生对真理的热爱。

  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徐雷带来《大中小教育一体化》主题报告,从中小学课程标准与人才培养要求的演变切入,系统阐释了对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理解,强调打破学段壁垒,构建有机衔接、系统融通的育人体系的重要性,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业精神,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

  高等教育研究所牛新春研究员结合当下教育最新热点,做《携手AI智能教育,共育未来创新人才》主题报告,从经济学及心理学角度介绍了创新性人才的内涵,从认知引导、情感支持和行为示范三个维度阐释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度分析了AI时代对于基础教育的新要求。

  传承校史——助力家校共育

  校史专家周桂发作《复旦校史与复旦精神》主题讲座,从一个个鲜活的复旦历史人物和校史故事出发,全面回顾了复旦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历程,生动阐释了复旦精神与复旦文化。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德育处主任杨洁做《家校工作方法》主题讲座,从家校沟通中的常见问题、家校沟通的必要性和意义、有效家校沟通策略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为新进教师在未来工作中更高效地开展家校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参观“复旦源”——感悟复旦精神

   在参观实践环节,新进教师们走进“复旦源”,参观了校史馆、博物馆、科技馆,系统学习复旦大学的历史文化,深入感悟复旦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历程,直观感受复旦大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医药等各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